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来源:特殊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17-06-26浏览次数:102

 

一、特殊教育学院简介:

特殊教育学院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与优良的办学传统,其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医学二系,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特殊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开创了我国特殊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被媒体称为残疾学生的“再生之地”。2012年招收首批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学生,填补了我国医学院校和山东省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教育的空白;2013年开设了特殊教育、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招收普通学生,并正式更名为特殊教育学院。2013“特殊教育示范园区”项目入选“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专项项目并成功获批,获国家发改委、山东省投资共6000万元建设经费。

多年来,特殊教育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已经形成多专业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被专家誉为“滨州医学院模式”。学院残疾人高等教育由于办学特色鲜明、质量优异而广受赞誉,先后被中宣部等八部委授予“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称号,被教育部表彰为“特殊教育先进单位”。迄今已培养1000余名优秀残疾大学毕业生,涌现出“全国自强模范”、“泰山学者”、中国睡眠研究理事会会长韩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资深科学家席思川等优秀人才。

学院现设有残疾人临床医学、特殊教育、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四个专业,其中特殊教育、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属全国统招,二本录取,为四年制本科;并设有听力与言语康复学、针灸推拿康复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山东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1个;成立了听力与言语康复研究院,拥有“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郑教授团队。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者25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95%;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全国特教园丁奖获得者3人;学院先后承担国家以及教育部、中残联、山东教育厅等各级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课题项目20余项,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300余篇,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获直接经费资助273万元

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提出了 “医教结合、教康结合、普特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拓展与兄弟院校、康复机构、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走合作育人之路。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组织在校生赴香港参加学术活动,赴北京301医院参加国际专业培训,参与举办全国教育康复论坛,并成立全校性的手语协会、针灸推拿明眸中心、盲文支持系统、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自闭症儿童志愿者服务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国家和省政府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为辅助,以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奖、贷、助、补、勤”多位一体的多元化扶困助学体系。同时,学院现设有真情·三实奖助学金、王绮助学金、文杰·自强奖学金、康复基金、交通银行残疾大学生励志奖和助学计划、国际知名专家任教授夫妇“教育康复奖学金、泰山学者郑教授 “听力言语康复专业奖助学金”,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入学报到实行绿色通道政策,保障莘莘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二、学科专业介绍:

1、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1)学科地位: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是滨州医学院重点学科,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耳鼻喉科、康复科、国内外助听器公司从事听力、言语、语言障碍的诊断、治疗工作为主的康复治疗师。

3)主干学科:康复医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4)核心课程

系统解剖学、神经科学、听觉生理学、康复医学概论、耳鼻咽喉科学、基础听力学、诊断听力学、听觉装置及验配技术、听觉康复理论与实践、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语音学导论、临床语音学、口部运动治疗学

4)就业前景: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毕业后,可以到各级医院耳鼻喉科和康复科、残联聋儿康复中心、神经言语康复机构、医疗仪器设备公司、国内外助听器公司等单位工作。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康复治疗学、听力学、言语语言病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等相近专业的硕博士学位,也可以出国深造。2015年底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发布中国本科毕业生薪酬最高专业排行,基于全国高校506个本科专业的就业数据,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排名第17位。

2、特殊教育专业

1)学科地位:

 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是全国第一所医学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医学类院校,践行全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理念,在国内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中走在前列。

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修养;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康复治疗学、基础医学和特殊教育学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服务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康复训练和有关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3)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学、康复治疗学

4)核心课程: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治疗、特殊儿童游戏治疗、特殊儿童言语-语言治疗、特殊儿童感知运动训练、特殊儿童认知训练、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

 

5)就业前景:

毕业可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包括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辅读班和资源教室、特殊教育康复与服务机构、社区和医院康复与服务机构、特殊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管理机构、残疾人事业发展机构、特殊儿童早期诊断和干预中心、儿童福利院以及老年人安养所等专门服务机构。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特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及其他相近专业的硕、博士学位,也可以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