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敏,审稿人:曹同涛
11月23-25日,我校与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一起在济南举办2018年山东省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精准康复学术交流会,来自全22个省份的听力言语康复中心负责人、耳鼻喉医生、听力师、言语治疗室、特殊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学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研究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喜斌、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巡视员张志超及我校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董少凤出席会议并致辞。
董少凤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重点就我校勇担社会责任,开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通过30多年探索构建 “高质量残疾人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服务残疾人事业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特殊教育事业格局”,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医教结合”的滨州医学院模式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热议和好评。
交流会期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特聘教授孙喜斌、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龙江、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北京同仁医院刘莎、山西医科大学曲成毅、北京语言大学高立群、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吴丹凤、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梁京梅、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陈璟、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刘青兰、吉林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陈莹、福建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颜晓蓉、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邱素梅、广东省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宋彩凤先后以“小龄听障儿童听能管理”和“低龄儿童助听器验配及精准康复”、“小龄听障儿童康复”、“0-3岁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服务指导”、“低龄儿童听力测试与精准康复”、“中国婴幼儿精神发育量表(MDSCI)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应用”、“学龄前儿童语言能力的评估与干预”、“山东省听障儿童医教结合精准康复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北京市小龄听障儿童的亲子教育”、“i-GAS小龄听障儿童康复服务模式探索”、“0-3岁听障儿童早期干预实践探索”、“吉林省部分结业听障儿童发展现状与思考”、“福建省融合教育模式的探讨”、“广东省听能管理实施介绍”、“小龄听障儿童康复教学”为题,围绕“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精准康复”的主题,就听力语言康复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各省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主题发言和互动交流。
本次学术交流会旨在推动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的理念指导下,推动实施早期干预精准康复、医康联动,探索拓展社区家庭康复,以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