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首届共融文化节暨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来源:特殊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19-05-26浏览次数:10

 

  519日晚7点,学校首届共融文化节暨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在荣祥楼报告厅举行。

 

 

 

  副院长白咸勇、孙祥军,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耿瑞双教授、烟台市盲人协会主席朱清毅,学生工作处处长顾玉春,烟台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大华,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曹同涛,校档案馆馆长颜廷海,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芳,校工会副主席王学君,校团委副书记于翔以及各团队指导老师应邀出席,全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

 

 

  白咸勇院长在致辞中,向全校广大残疾人大学生及家长致以亲切慰问,向关爱残疾人、关心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各届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充分肯定了滨医敢为人先的社会责任意识,赞扬了特教学院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并就做实、做精、做大、做强残疾人高等教育提出希望和要求。

 

  孙祥军院长代表学校向残疾人大学生赠送爱心大礼包。

 

  伴随着首届共融文化节暨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启幕,以“共融助成长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晚会拉开帷幕。

 

  由视障大学生祝贺与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学生徐小演唱的《不为谁而作的歌》,唱出了他们对于梦与爱的理解,表达出面对失去与拥有的豁达心境;

 

  听障生赵倩和李晨丝在手语节拍的辅助下带来舞蹈《good time》,她们在无声的世界中感受着别样的韵律,挥洒着青春与活力;

  飞鸽宣讲团代表钟玥伶带来宣讲《盲是一种生活方式》,深情述了盲人群体的生活、学习、出行方面的点点滴滴,帮助在场观众正确认识了视障群体,展现了视障群体乐观向上的风貌;

  乐器合奏《雪落下的声音》将传统乐器和西洋乐器完美结合,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

  视障生代表朗诵《我的祖国》,句句铿锵有力、饱含深情,抒发了残疾人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感,引发现场强烈共鸣;

  手语舞《骄傲》以独特的手语形式向观众展现了面对荆棘与坎坷时积极进取的形象;

  视障生相声《今非昔比》另在场观众在欢笑之余感叹建国70周年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全场起立,挥动国旗,师生齐唱,浓浓爱国情、拳拳报国志将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中,校报盲文版、大字版正式发行。校报负责人向视障生以及学校档案馆赠送了盲文版、大字版校报,并详细介绍了校报盲文版、大字版的创办初心、制作过程以及未来愿景。

  视障学生代表石瑜皓同学饱含深情朗诵盲文校报文章《二系的男子汉》,浑厚有力的嗓音,直击心灵,将残疾人大学生自强不息、励志笃行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微电影《向阳花木》的发布带给全场满满的感动,向阳花木易逢春,断枝不挡争春势。品味其中之蕴意,皆是滨医的大爱情怀。参演微电影的学生代表也纷纷上台,表达出参演感受,他们乐观、阳光、的精神感染着所有的观众。

 

  在活动的现场,还成立了残疾人大学生飞鸽宣讲团、残疾人大学生艺术团,并为专业指导教师颁发聘书。飞鸽宣讲团由我校优秀的残疾人大学生组成,他们以宣讲的形式展示着自身独特的成长故事、求学经历和生活方式,他们希望能把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用以表达残健融合,平等参与,奔向美好未来的期望。残疾人大学生艺术团立足残疾人发展,打造“残健共融”良好氛围,极大丰富残疾大学生精神世界,有绘心美术团、青春舞蹈团、悦声器乐队、美妙声乐队四支团队,

 

  听障生,以翩翩的舞姿与斑斓的色彩,描绘着内心的话语和搏动的血脉;视障生,以悠扬的乐曲与欢笨的舞蹈,述说着眼前的世界和梦中的天堂;肢残人,以优美的肢体动作与华丽的造型,诠释着多彩的人生,进一步彰显残疾人大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才艺表达。

 

  今年是第二十九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首届共融文化节活动分为专业学习、心灵成长、志愿服务、艺术表演、创新创业等五大类,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残疾人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进一步展现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推进融合共享、互助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与重视。

 

(贺青霞、车璐供稿,董少凤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