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1995级校友励志成长分享会

来源: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发布时间:2025-09-17浏览次数:10


近日,在我校1995级校友返校举办毕业25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组织开展1995级校友励志成长分享会活动。95级校友赵红洋、闫方进、石志波、尚勇、徐斌、王准等6人与在校20余名学子面对面分享成长故事、畅谈职业感悟,为青春逐梦的后辈们点亮前行灯塔。

分享会上,6位校友褪去“教授”的光环,像学长般坦诚讲述自己的医路历程,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堂堂满是“干货”与温度的“成长课”。校友们首先纷纷感恩母校给予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并结合自身作为特殊群体的成长感悟,寄语同学们要正面接纳自己,善于扬长避短,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以务实态度规划人生方向,无论是扎根基层医疗,还是深耕专业领域,都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哈佛医学院博士后赵红洋教授细数从滨州医学院到哈佛医学院的学术进阶之路,强调“持续学习与临床教学深度融合”是医路长远的核心密码;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闫方进副教授回顾二十载传染病防控生涯,尤其分享了三年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实战经验,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医者的责任与担当;现任邹平市中医院超声科主任石志波副教授则打破学科边界,展示了超声技术跨界应用于疼痛治疗、失眠干预的创新实践,为“专业创新”提供鲜活案例;现任江西省余干县中医院副院长徐斌、安徽省灵璧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王准、滨州市惠民县妇幼保健医院影像科主任尚勇三位教授也坦诚分享了求学路上的坎坷、就业遇中的挫折等,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突破困境、赢得认可的经历,让在场学子深受鼓舞。

针对“如何走好求学与职业发展之路”,校友们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三大核心建议。其一,筑牢基础学科根基,尤其重视解剖学等核心课程,建议借助现代教学模具强化立体认知,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其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持续更新知识体系,在深耕本专业的同时拓展知识广度,例如感染科医生可关注肝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专而不窄”;其三,修炼医患沟通艺术,用真诚态度与专业能力搭建信任桥梁,这是从医路上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这场跨越二十五年的重逢,不仅是校友间情感的再联结,更是滨州医学院“自强不息”精神的代际传承。六位校友用半生医路的坚守与沉淀,为在校学子注入了前行的力量,也让“仁心妙术”蕴含的意义更加具象。相信在前辈的激励下,新一代医学生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在守护生命健康的道路上行稳致远。